行业报告:
您现在的位置: 市场调研在线 > 金融中国 > >>最严外汇管制7月1日生效购汇用途要合法小心进入征信黑名单(2)

最严外汇管制7月1日生效购汇用途要合法小心进入征信黑名单(2)

时间:2017-06-23   来源:www.cninfo360.com   作者:市场调研员   点击:

  

 

  这些机构以后也要执行反洗钱任务!

  提到反洗钱,很多人觉得这是“正规”金融机构的事情,不过将要实施的管理办法中,将适用机构的范围扩大了,新增了“保险专业代理公司”、“保险经纪公司”、“消费金融公司”和“贷款公司”。

  值得注意的是,非银行支付机构也首次被纳入了报送大额交易报告的范围。也就是说,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,适用于非银行支付机构。

  央行解读称,目前,人民银行对非银行支付机构应当履行的反洗钱义务,还有更为具体的要求,例如《支付机构反洗钱与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》。《管理办法》生效实施后,人民银行将根据实际情况,适时修订完善对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要求。

  

 

  《个人购汇申请书》有新填法?

  目前,购汇都必须填写一张内容详细的《个人购汇申请书》。新版的购汇申请表除了购汇人个人基本信息外,还增加了预计用汇时间栏目和每种用途的详细相关信息。

  在新规出台之前,个人因旅游等私人原因去银行购汇,柜面工作人员会口头询问购汇用途,然后在银行系统内录入,并不需要个人填写相关表格。但如今,则必须填写这份《个人购汇申请书》。

  根据各家银行披露的《申请书》显示,个人经常项目下的购汇用途包括:因私旅游、境外留学、公务及商务出国、探亲、境外就医、货物贸易、非投资类保险、咨询服务及其他。比如,因私旅游,要填写预计停留期限,是跟团还是自由行;如果是境外留学,要填写学校名称、留学的国家、年学费金额和年生活费金额;境外就医,要填写停留期限和境外医院名称。

  需要注意的是,在填写购汇用途时,“预计用汇时间”填报项为必填项,填写预计使用购汇资金的日期。在此之前,个人去银行购汇,并不需要说明自己究竟打算何时使用所换的外汇。

  

 

  对你的转账交易有影响吗?

  事实上,对于消费者来说,最为关心的还是新规对转账等交易有影响吗?从用户体验来看,主要是央行监测金融机构等的可疑交易,用户基本是无感知的,报告的起点从20万降低到五万,也并不意味着超过5万元的交易容易受阻,银行仍会正常受理,但会对一些高频小额的资金往来多加监测,新规主要扩大银行的监测范围,对普通消费者影响不大。

  外汇的严格管制,主要是为了反洗钱、反腐败,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外币跨境流出,对缓解人民币对美元贬值起到一定作用。不过对于出国留学来说,还是会造成一定影响。此前在中国向境外汇款购汇额度的5万美元可以同日一次完成,而现在如果想要避免被“大额交易报告”,必须要分6次才能完成5万美元的交易(每次最多9999美元)。

  对于金融机构以及第三方支付机构来说,超5万元现金交易就需上报,这会增加他们都监控成本。

最严外汇管制7月1日生效购汇用途要合法小心进入征信黑名单(2)--相关新闻

  • 购买流程

①电话或邮件确定购买意向

②填写并发送报告征订表

>>下载研究报告订购表;

>>下载研究报告订购协议;

③通过银行转帐的形式支付报告购买款项

>>公司账户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