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 > 专项调研 > 其它 > >>大众丰田隐瞒汽车缺陷背后逻辑:利润至上赚钱第一(2)

大众丰田隐瞒汽车缺陷背后逻辑:利润至上赚钱第一(2)

时间:2017-04-21   来源:www.cninfo360.com   作者:市场调研员   点击:

  后来披露的真相表明,福特管理层早就知道这一缺陷,但福特算了一笔账:召回要花大约1.4亿美金,福特预估这一缺陷可能会导致大约180人烧死、180人烧伤,外加车辆损毁的费用,就算全赔,花费也不到5000万美金。

  于是,福特公司就无耻地决定隐瞒缺陷,直到多年后福特内部一份备忘录流出,真相才被揭开。

  这就是汽车公司隐匿汽车缺陷的逻辑:利润至上,赚钱第一。

  亨利·福特创办了福特汽车公司,并用伟大的T型车拉开了汽车从权贵向平民普及的序幕。对于制造汽车,亨利·福特先生的感悟是:“商业的功能在于为消费生产,而非为暴利或投机……产品服务的是大众而不仅仅是生产者”。

  产品服务的是大众,而不仅仅是赚钱工具,这就是福特的“原点”。

  那些汽车公司的创立者们,也许心怀制造伟大产品和服务民众的梦想,但随着公司的扩张,创立者们的情怀也在逐步流失,汽车公司一步步演化为赚钱机器。

  现在的汽车公司体量极其庞大、结构复杂无比,要想把如此庞杂的机构有效组织起来,通常的做法是把公司从财务角度切分成一个个利润单元,对每个单元的考核,主要指标是它们的赢利状况。

  商业的本质就是追求利润,汽车公司当然也不例外。当一个巨大的汽车公司从利润角度切分成一个个单元时,会产生一个后果:所有的部门都会以利润为导向,导致对“成本最小化、利润最大化”的追求,并且不惜操纵所有其他因素去达成目标。

  大众的排放造假,丰田的“自动加速门”,也许最初始于某个技术团队、某个销售部门,他们为了自己部门的业绩考核,选择了“欺骗”或“隐瞒”;同样,出于“业绩”的考虑,这种行为渐渐向公司更大范围、更高层级扩散,从而演变成一个个震惊世界的大丑闻。

  在丑闻之后,汽车公司会接受严厉处罚,会赔偿、会道歉,但追逐利润的本性,渐渐又会让公司回到利润至上的道路上来,为下一次丑闻危机埋下伏笔,如此周而复始,无法自拔。

  所以,要靠汽车公司的“自律”,是不现实的;而即使在严厉的监管和处罚之下,汽车公司仍然会为了赚钱而不顾一切地选择铤而走险,就像大众在美国也敢搞尾气排放“欺诈”一样。

  在美国已然如此,换在其他国家,汽车公司自然也不会变得更“纯洁”。比如大众在中国的“DSG变速器风波”和“速腾断轴门”中,不但涉嫌隐匿相关的汽车缺陷,即使在有关部门介入后,这两种涉及汽车安全的缺陷,也没有得到最终的有效解决——至少到目前为止,没有确切信息表明,大众的DSG的故障风险已经得到彻底解决,也没有确切信息表明,速腾的“补丁”是个最终解决方案。

  面对此情此景,汽车用户唯有一声叹息。

  • 购买流程

①电话或邮件确定购买意向

②填写并发送报告征订表

>>下载研究报告订购表;

>>下载研究报告订购协议;

③通过银行转帐的形式支付报告购买款项

>>公司账户信息